重写后的内容:
文/秋鹭子
小时候看电影《战争与和平》,奥黛丽·赫本饰演的娜塔莎,在宫廷舞会上身着鹅黄色长裙,与安德烈翩翩起舞的优雅场景令人心驰神往。大学时期,我学会跳交谊舞,每当在舞会上舞动,仿佛踩着云端,仿佛自己就是那位舞动的公主。后来,学习法语,我发现了18世纪法国宫廷舞会的丰富多样,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三步、四步。
1685年,热那亚共和国总督访问法国,国王路易十四为他举办了一场盛装舞会,那场舞会被描述为法国宫廷文化的黄金时代,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。著名的“弗伊叶乐谱”记录了330多种舞曲,其中一半为社交舞。在《舞蹈大师》一书中,作者皮埃尔·拉莫对每种舞步都做了详细讲解,书中还描绘了一场路易十四的宫廷舞会,舞者们的头衔由高到低,依次出场。
但问题来了,大型宫廷舞会参与者多达七八百人,难道他们都得逐对上场?实际上,在路易的宫廷里,社交舞的形式丰富多彩,不仅仅局限于正式舞会。最常见的是皇家派对,每周有三个晚上,凡尔赛宫灯火通明,皇家套房的大门次第打开,客人们从这屋逛到那屋,享受各种节目。大舞会虽重要,却不频繁,一般在王室婚庆、生辰、军事胜利或贵宾造访时举行。
路易十四在位72年,社交舞活动受多种因素限制,如庆生与悼亡的接踵而来,宗教狂热对娱乐的影响,以及战乱年代对宫廷开支的紧缩等。尽管如此,社交舞在宫廷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凡尔赛宫虽无正式的舞厅,但战神厅、大镜廊和花园的露天剧场都曾是举办舞会的好地方。
挑选舞者的标准十分有趣。除了社会地位,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。跳舞被认为是年轻人的节目,沙特尔婚礼上最小的舞者只有10岁,而舞者平均年龄只有21岁。一些贵族如果乐意,会一直跳到40岁出头,这是因为社会地位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公众嘲笑。
大型舞会的舞池通常很小,如战神厅只有3.6x8.3m²,整个房间是一个又长又窄的矩形,这也是许多法国巴洛克剧场的形状,非常适合舞蹈队列的表现。然而,这样的场地往往导致拥挤和混乱,如勃艮第公爵大婚后的几场舞会在大镜廊举行,舞池尺寸更长,但也引发了同样的问题。
舞会上表演的节目丰富多样,包括布朗利、库朗特、米奴哀等经典社交舞,以及从英格兰乡村流行的“对舞”,在凡尔赛迅速风靡。化妆舞会更是奢华且自由,参加者换好几套衣服,皇亲国戚们乔装打扮成谁也认不出来的样子,只有此时,他们才能暂时逃离宫廷生活,戴上面具,放浪形骸。
戏剧舞与社交舞在巴洛克时期的法国已经融为一体,戏剧性舞蹈是社交舞会的保留节目,而社交舞曲也常出现在歌剧和芭蕾舞剧的乐谱中。从皇家派对的小舞会到正式舞会,再到假面舞会和宫廷芭蕾,路易十四的嘉年华会演绎着一个不醒的梦,若干年后,人们仍沉浸在梦境之中,如痴如醉。
托尔斯泰笔下的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荣,宫廷舞会以路易的嘉年华会为榜样。《战争与和平》中娜塔莎的轻盈起舞,就像每一个梦想背后的辛勤付出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servicewise,本文标题:《路易十四的嘉年华会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