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《再塑生命的人》预习资料参考
图片
电子课本
知识要点
一、作者简介
海伦·凯勒(1880-1968),19世纪美国作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,是盲聋哑人。1964年,她被授予“总统自由勋章”。主要著作有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、《我的生活》、《我的老师》等。
二、故事背景
海伦·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,失去了视力,后又失去了听力。在老师安妮·莎莉文的帮助下,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并逐渐接受教育。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,成为一位学识渊博,能够掌握英语、法语、德语、拉丁语、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。
三、理解词义
- 惭愧:因为自己有缺点、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。
- 奥秘: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。
- 拼凑:把零碎的或分散的合在一起。
- 疲惫不堪:疲倦得难以支持。
- 小心翼翼:形容非常小心。
- 依样画葫芦: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,比喻纯模仿,不加改变。
- 不求甚解:语出晋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,不求深刻了解。
- 混为一谈: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,说成是同样的事物。
- 恍然大悟:忽然醒悟的样子。
- 油然而生: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。
- 悔恨莫及:悔恨也来不及了。
- 花团锦簇:形容五彩缤纷、十分华丽的景象。
- 美不胜收:美好的东西太多,一时接受不完。
- 企盼:盼望。
四、课文分段
第一部分(第①一⑤段):写“我”初识莎莉文老师。 第二部分(第⑥一⑬段):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开启了“我”智慧和情感的大门。
五、问题归纳
- 强调“这一天”的原因是什么?
- 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?
- 第4段中“在未受教育之前…… “光明!光明!快给我光明!”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是什么?
- 第9段里写“我”发脾气运用了什么描写?其作用是什么?
- “水”如何“唤醒我的灵魂,并给予我光明、希望、快乐和自由”?
- “啊!世界是还有比我理幸福的孩子吗?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?
- “再塑生命”的含义是什么?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
- “水”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?
- “我”此时为什么会“悔恨莫及”?
- 将题目“再塑生命的人”换成“我的老师”是否可行?
六、课文主题
这篇回忆录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“我”识字、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,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,表达了“我”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。
七、课外知识(残疾人的事迹)
- 阿炳:患眼疾后失明,创作了《二泉映月》。
- 奥斯特洛夫斯基:全身瘫痪,双目失明,创作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
- 张海迪:高位截瘫,自学掌握多门外语。
- 富兰克林·罗斯福:患脊髓灰质炎,下肢瘫痪,成为美国总统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servicewise,本文标题:《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《再塑生命的人》预习资料参考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